誰對外匯市場有巨大影響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人第一次接觸到外匯是在出國旅行、向銀行換匯的時候。
當你換匯的時候,你會注意到同一筆金額可以換到得當地貨幣數量都不一樣,而且每家銀行的匯率也都不太一樣。
究竟匯率是怎麼決定的、為什麼每家銀行的匯率又會不太相同呢?
這一切都要從貨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談起。
1875年創造的金本位制是貨幣歷史上最重要的的事件之一。
在執行金本位制之前,國家通常會使用黃金及白銀來完成國際支付。不過問題在於黃金及白銀受到外部供求的影響,例如,若發現一個新的金礦會導致金價下跌。
布雷頓森林會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金本位制由於沒有足夠的黃金來兌換政府印製的超額貨幣而崩潰。
大戰結束之前,盟國們相信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貨幣體系,因此在1944年7月,超過700名代表來到了新罕布什爾州參與布雷頓森林會議,審議國際貨幣管理系統。
簡單總結會議,美元取代黃金成了主要儲備貨幣,且三個監督經濟活動的國際機構隨之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
美元成了唯一由黃金支持的貨幣
然而在接下來25年左右,美國必須運行一系列的國際收支赤字才有辦法成為全球的儲備貨幣。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的黃金儲備枯竭,財政部門沒有足夠的黃金來支付外國央行儲備的美元。
最後,在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向世界宣布將不再用黃金換外匯儲備,黃金便與貨幣脫鉤。
現今匯率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後,全世界終於在1976年牙買加協定期間接受了浮動匯率,產生了外匯市場。
這也意味著金本位制已被永久剔除,然而這並不代表政府采用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它們仍透過美元化、掛鉤率及管理浮動利率來控制貨幣的價值。
例如有些國家決定不發行自己的貨幣,並以外幣做為本國貨幣。也例如中國於1997年至2005年7月21日期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8.28元兌1美元。
政府與央行也會透過調整利率來干預匯率的波動。
外匯市場的參與者有哪些?
在股票市場中,投資者經常只與機構的投資者(像是共同基金)或其他獨立投資者做買賣。而在外匯市場中,投資者基於完全不同的原因參與交易。
政府與央行
政府與央行是外匯市場中最有影響力的交易者。
有些國家的政府及央行密切合作,有些則相對獨立 - 然而一旦談到貨幣政策,他們總會需要達成共識。
因此,央行總是控制國家貨幣的儲備量來讓政府達到特定的經濟目標。舉例來說,自從中國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以來,中國政府必須不斷的購買美國債券以保持人民幣的目標匯率。
央行利用外匯市場來調整貨幣儲備量。由於央行的口袋深,他們總是對貨幣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
銀行及金融機構
除了央行之外,其他涉及外匯交易的最大參與者是銀行。一般個人至銀行換外幣為小規模,不足為奇,大筆交易發生在銀行與銀行之間,稱做銀行間市場(interbank market)。
銀行間市場是大銀行透過彼此交易外幣來提供給客戶更好的匯率,這也是為什麽在不同銀行會看到不同的匯率。
國際企業
另一個外匯市場中的大參與者是國際企業。
企業管理層及股東最不希望碰到的就是不確定性。因此當他們在處理匯率的波動,企業經常采取套期保值的策略,以鎖定未來匯率或排除匯率波動的風險。
投機客
最後一個參與者就是投機客,投機客利用匯率的波動來賺取價差。
最著名的貨幣投資者就是億萬富翁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對沖基金管理人,最著名的交易是在一個月內透過投資下跌的英鎊賺取11億美元。
Archives
Categories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for beginners Bonds Commodities Commodities for beginners Cryptocurrency Forex Forex for beginners Futures Futures for beginners Gold Inspirations Invest in gold for beginners Invest precious metals for beginners Investment for beginners Investment funds for beginners Precious metals Real estate Stocks Stocks for beginners Wealth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