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假新聞」?

你在社交媒體和通訊軟體上 - 像是Facebook、Twitter、Line、微信 - 看到的很多新聞及消息看起來是真的資訊,但很有可能是「假新聞」。

**「假新聞」指的是故意誤導或欺騙讀者的新聞、故事或騙局。**這些故事通常是為了影響你的觀點、推動政治議題或引發混亂而編造出來的。

幾個常見的「假新聞」類型有:

  1. 點擊誘餌(Clickbait) 這些故事是故意編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網站訪問量,增加網站的廣告收入。 點擊誘餌的故事利用聳人聽聞的標題來吸引你的注意力,推動點擊量,通常以犧牲真實性或準確性為代價。
  2. 政治宣傳(Propaganda) 故意誤導觀眾、宣傳有偏見的觀點或特定的政治議題。
  3. 滑稽模仿 很多網站和社交媒體發布的故事只是為了娛樂觀眾。
  4. 馬馬虎虎的新聞報導 有時記者在發布新聞時,可能會發布一些不可靠的信息,或者沒有核對所有事實而誤導觀眾。
  5. 誤導性的標題 使用誤導性或聳人聽聞的標題,歪曲非完全虛假的故事。通常這些類型的新聞在社交媒體網站上迅速傳播,因為在這些網站上觀眾只看到標題和小片段。
  6. 偏頗的新聞 大部分的人很容易被那些證實自己的信仰或偏見的新聞或故事所吸引,而偏頗的假新聞會特別針對這個特性來吸引觀眾。 加上社交媒體往往會根據我們的喜好顯示搜索結果,讓我們更難看到不同的意見。

隨著網路及手機的普及,我們更應該要學會判斷消息的真假,避免自己掉入「假新聞」的陷阱而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他人控制。

這部影片是美國獲獎記者提姆(Tim Pool)說明什麼是「假新聞」以及他親身經歷的經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XeNfxFfs4 提姆‧普爾(Tim Pool)

提姆(Tim Pool)是美國獲獎記者和政治評論員。

他曾在伊斯坦布爾、開羅和聖保羅等地報導過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 他對2011年美國華爾街占領抗議運動進行開創性的現場直播報導,被國際媒體 – 包括《衛報》、路透社、《紐約時報》、NBC、FastCompany和半島電視英文台等 – 提及。

他製作了幾十部紀錄片和突破性的內容,涵蓋了科技、網絡權利、自然災害、革命和城市衝突以及美國政治等話題。

現在,他經營獨立新聞和政治評論節目,有超過百萬名的觀眾。

身為一名記者,提姆(Tim Pool)總是抱持著懷疑的心態,並且用行動來找出事實的真相。譬如2017年2月,提姆旅行至瑞典調查右翼聲稱的「禁區」和難民問題。 

他的政治評論被形容為左翼與右翼。

了解什麼是「假新聞」(影片內容翻譯)

6年前我開始在社交網站上開始發佈新聞,非常受歡迎,還領了不少獎。

我加入了VICE新聞,我是組織中其中一位關鍵的創始人。去年八月合約到了,之後我都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發佈新聞。

大概很多人都知道假新聞橫行,不過我想要從基本的開始說起。

假新聞是從某人在某客廳之中寫出來的。有許多小部落格、新網站,他們意識到他們可以寫什麼都行,人們會分享他們的文章,然後他們就能夠賺錢。

他們寫一些像是希拉蕊柯林頓殺了FBI幹員的故事,某一特定群體喜歡閱讀這樣的故事並分享;有些部落客可以胡說八道就能夠一個月賺2萬美金甚至更多。

另一種很熱門的假新聞是非常偏袒無知的報導。他們以為他們知道真相,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實際上根本沒有進行全面的報導。

這又帶領到了另一種假新聞 - 非常偏袒、故意遺漏資訊的報導。通常有雄厚資金的媒體會這麼做。

很多這樣的公司會特意雇用特別有政黨偏好的人來寫報導,讓我給你個例子。

前陣子在川普集會時有個事件發生,左派報導有一位15歲的女孩被性汙辱並且被噴辣椒水,右派偏向報導一位年長的男子臉上被揍了一拳;事實上兩個事件都有發生,一位年齡不明的年輕女子揍了年長男子臉上一拳,然後被噴了辣椒水。由此你就可以知道,各派都各有偏好,而這會導致讀者對川普集會有不一樣的觀感。

讓我們來談談主流媒體。

我需要聲明,這些媒體大概認為他們是在發佈對你有用的新聞,而不是故意播報假新聞。這些公司通常會雇用已經持有特定思想的人來寫文章,原因就是錢。

這些公司知道他們如果想賺錢,他們必需要抓住某個特定市場。在網路普及之前,媒體公司知道他們不能夠太偏袒任何一方,因為如果這麼做的話他們的市場會變小,所以他們致力於保持中立。

網路普及之後,人們可以自由的在幾百萬個網站中找想讀的新聞。所以,他們只會讀並分享他們偏袒的新聞,其中含有他們自己偏好的內容。

媒體公司意識到專注於某特定市場的人才能夠賺錢。

Youtube就不太一樣,自由主義者通常不會在網路上找新聞,他們通常會去找社會議題。

顧問和行銷人員常會告訴這些公司年輕人通常比較崇尚自由主義,所以你必須要發佈反應這些觀點的內容。

問題在於,記者是什麼?

記者通常應該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因為他對於某一領域的熱情,他會去訪問這一領域中的人來寫報導。

現在不是這樣 - 現在的記者通常不屬於任何領域,他們靠的是引用專家的言論。因此當讀者在讀報導時,如果是讀者熟悉的領域,你很快就能辨識新聞的真假;如果不是的話你就會假定這則報導屬實。

我其實不知道記者是什麼。我高中輟學,大學輟學,從沒上過新聞學。

我會說,我常常旅行,常常和不同的人聊天,來真正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對我來說記者至少基本應該要有這樣的理念。

現在有個大問題是 - 有個概念叫做Churnalism,這個字的意思是新聞媒體使用其他地方得來的資訊,重新包裝詮釋成一篇報導,而不是記者真正去研究採訪某一議題。

這些公司用很低的薪水聘年輕人每天看Reddit、CNN然後重新詮釋他們讀到的東西。

由於新形態的媒體(網路)出現,媒體公司沒辦法用高一點的薪水聘請好記者。投資者通常也不想投資在這樣的產品上。

就因為經濟上來說這對新聞媒體公司沒有好處,因此假新聞、偏袒的新聞橫行 - 其實最終報導的人只是提供讀者想看的東西,而他們這麼做才能得到投資者、廣告商的青睞。

這對誰都沒好處。因為我們現在在街上看到暴力,看到人與人之間更大的隔閡。

我的建議是 - 什麼都看,抱持開闊的心胸,然後自己判定報導是真是假。你還是可以有你自己的意見,但不要將其他的資訊拒於門外。

你讀了他方的報導,即便你不同意,至少你還可以了解為什麼對方會這麼想、會這麼做,然後為你自己形成更完善的思辨。

我曾經也被大公司請來寫過偏袒的報導,「與觀眾為伍」。

媒體的目標是找到會「點擊」文章的人,這樣他們才能賺錢。

大媒體公司攻擊獨立製作者,因為他們不希望獨立製作者擋了他們財路。

我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大概會變得更糟吧。

你不需要相信我說或我寫的任何東西,至少你知道,我不偏袒任何一方。沒人付我錢要我寫任何一個特定的故事。

謝謝你花時間聆聽。